奇先生的旅行社头像

奇先生的旅行社

说走就走的旅行,我在乎的不是目的地,而是有你会陪我一齐看沿途的风景。

  • 文章384935
  • 阅读8430810

随机标签

  • 暂无内容,若需使用此模块,请在主题设置-其他设置里开启随机功能!
首页 出国旅游 正文内容

济公的历史记载(济公 传说)

一签 出国旅游 2023-03-18 09:24:04 17

很多小伙伴比较关心济公的历史记载(济公 传说),本文带大家一起看看济公的历史记载(济公 传说)。

网友提问:

济公传说的由来和演绎过程是怎样的?历史上真有济公其人吗?

优质回答:

公,尊也。济公是对道济大师的尊称。从文学角度,济公是一位半僧半仙的形象;从历史角度,济公是一位半实半虚的人物。

济公法名道济,俗名李修元,浙江天台人,是南宋禅宗高僧。我们印象里,济公整日破帽破鞋,手摇破扇,身穿破衣,走路晃来晃去没个板正样。正所谓,酒肉穿肠过,嬉笑哼唱游人间,半疯半癫行德善。

游本昌老爷子八十年代的演绎,把济公故事推向巅峰,再无超越。小编还记得济公从身上搓下一个丸子大小的灰团子,硬说什么灵丹妙药……搞的那时吃丸子都没胃口。


经典剧照。谁来解读下这个复杂表情

济公其人其事

据说,济公高祖或是宋太宗驸马李遵勖,掌镇国军节度使。宋朝诗僧居简是济公的师侄,有诗集《北涧集》载,"道济为李文和世孙"。但李遵勖谥号是"和文",居简或笔误。

李家几代信佛,传到李茂春这代尴尬了。不惑之年膝下无儿女,眼看香火要断,于是,李家虔诚求佛,最终喜得一娃。这个娃就是后来的济公,修元之名就是国清寺住持所取,意思是"恒修本命元辰"。这样看,济公出生即与佛有缘,实乃注定。


由于李家世代笃信佛教,济公自然深受家庭环境影响,在弱冠之年就入了国清寺,后又投身临安(杭州)灵隐寺。为济公授具足戒(正式授僧伽资格)的禅师是慧远大师。


济公虽出家但不拘于常规,看起来并不是一个正经和尚,言行、举止和行头都拉风的很。什么念经、打坐、阿弥陀佛都去了个Q。济公衣衫不堪,游走市井,喝酒吃肉,其貌似癫非癫,好救济扶弱,时人送号"济颠僧"。

外形和灵魂都出格的济公,根本就不是一个正常和尚,各种眼花缭乱的骚操作整的大小和尚直懵逼,惹得众僧大有意见。还是慧远大师境界高,亲批"佛门广大,岂不容一颠僧!"

大智若愚,大巧若拙。济公修心不修身,慧远方丈心想,一个大师要横空出世了!


济公生性疏狂,一身褴褛衣,一幅疯颠相,常履历民间市井。济公精通医术,治病救灾,行善积德,好扶危济困,颇有民间游侠之风范,更是位列第五十祖的禅宗。

济公也是实实在在的博学,好围棋擅诗文,不少诗作收录在《净慈寺志》,也为临安百姓写过很多祈祷文等。除了游走民间救济百姓,济公也好游历山水,所到之处常常不惜笔墨,怎一个逍遥自在、洒脱江湖……


济公传说的来龙去脉

历史上确实有道济高僧其人,并留有《镌峰语录》。诗僧居简的《北涧集》也可证明其真实性,只是史料并不多。实际上,我们所熟悉的济公故事,可能融入了多个人物形象和故事,并经过了九曲十八弯的加工演绎。

济公作为文学形象,最早见于一本《济颠大师醉菩提全传》,又名《济公全传》。该书作者为明末清初人,叫"天花藏主人"。


大家知道,明清小说出手就是神玄,是后来很多戏曲和文学创作的源头。又如白蛇传,也是先经唐宋民间流传,明朝冯梦龙加工,后由清朝方成培和玉山主人定型和补充,并加入几个关键环节,如小青由青鱼精改为青蛇精,增加义妖形象,补入状元祭塔故事。

济公故事走的是同样演绎路线,也是先经宋人传颂,后经元话本(底本)和戏曲丰富,最后在清朝成书定型。连作者名字都很像: 白蛇传之天花藏主人,济公传之玉山主人。


捋一下头绪。济公故事,最初在南宋民间口头流传,后又有民间说书演绎。民间说书人都是最早的编剧高手,济公传说越来越丰富。元朝时,话本和戏曲进一步改编和流传。此时,济公故事已初步成型,并广为流传。

明清小说流行,就有了济公小说?《济颠大师醉菩提全传》,即《济公全传》。

崇拜他,就要给他个神奇身世。说济公出生时,国清寺的降龙罗汉突然倾塌,于是济公被传为罗汉投胎。这是济公活佛形象的垫场。


故事中,济公惩恶扬善,除暴安良,济世救难,教化度人……民间之所不能,济公所皆能,套用子贡的话"天下之善皆归(济公)焉"。

神化、完美化演绎的济公,代表了封建社会下百姓的精神渴求。因此,济公可为民解决一切问题,疾病、灾妄、不公,济公甚至能念好别人家里最难念的经。济公出世、飞来峰、古井运木、戏弄秦相府……这些故事广为人知。

《济公全传》故事情节精彩,但结构比较松散,这也印证了前面说法。它不是文人独立构思成书,而是搜集、整理宋元明清以来的各种坊间传闻和话本,然后再创作成书。就是说,济公小说是组装而非原装。


小编陈词

济公的故事有诸多版本。说到底,历史上的道济只是一个受民众拥戴的高僧,并非什么大神,当然和传说中的济公一样接地气,最后却成了后人供奉祭祀的神灵。

封建统治下的百姓渴望正义,呼唤英雄,憧憬美好,而济公的出现完美地迎合了时人心理诉求。高僧道济就被演绎成了活佛济公。

大概率,人们把多个人物故事融合在道济一人身上。道济能够成为"民选代表",是因身份最适合作为"救世活佛"的代言人。高僧身份经神化、善化、完美化嫁接,一切自然而成。若剧本换到普通人身上就突兀多了。


济公之所以一副邋遢相,就为塑造一个亲民形象,他和百姓是一个阵营。济公是来自百姓的"贫僧",也是造福百姓的"活佛"。

济公一心行善为民,一副穷酸样又让大家心理平衡。老百姓能不喜欢济公嘛?阿弥陀佛。


虚虚实实人间事,疯疯癫癫世间人。人世一遭,最后走成一个Q,快乐少的就像Q底部那个小尾巴。

破帽歌唱起……

其他网友观点

济公(1130年—1209年)原名为李修缘,南宋的高僧,也是今天台山永宁村人。

济公经常戴破帽子,手拿破扇子,穿着破鞋和结垢的衲衣,外貌好像疯颠,起初在杭州灵隐寺出家为僧,后来到了净慈寺做主持,他不被戒律所拘束,经常喜欢喝酒吃肉,行为举止好像痴傻若狂躁之人,但他确是一位学识渊博、积德行善道德高僧,被列为禅宗的第五十祖,杨岐派第六祖,并撰写《镌峰语录》10卷,另外也写了很多诗作,主要收录在《净慈寺志》、《台山梵响》之中。

他还懂得医术,为周围百姓治愈了不少疑难杂症。他还好打不平,息人之净,救人之命。他的扶危济困、除暴安良、彰善罚恶等种种美德,在人民的心目中留下了独特而非常美好的印象,人们又以他扶危济困而称之为“济颠”,尊之为 “济公活佛”。

历史上确实有济公这个这是的人,大家知道多为演绎的济公。

更多济公的历史记载(济公 传说)请持续关注本站。

文章目录
    搜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