奇先生的旅行社头像

奇先生的旅行社

说走就走的旅行,我在乎的不是目的地,而是有你会陪我一齐看沿途的风景。

  • 文章330966
  • 阅读4647397

随机标签

  • 暂无内容,若需使用此模块,请在主题设置-其他设置里开启随机功能!
首页 出国旅游 正文内容

长白山又叫什么山 长白山别名

投稿 出国旅游 2023-09-12 14:56:26 8

各位老铁们,大家好,今天由我来为大家分享长白山又叫什么山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,还望关注收藏下本站,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,谢谢大家了哈,下面我们开始吧!

本文目录

  1. 长白山古代时有什么别名
  2. 长白山别名
  3. 长白山原来叫什么名字

长白山古代时有什么别名

长白山古代时的别名是太白山。

长白山位于吉林省东南部,东南与朝鲜毗邻,坐落于长白山北坡,距长白山34公里,距双目峰中朝边境65公里,区域面积52.42平方公里。主峰长白山多白色浮石与积雪而得名,素有“千年积雪万年松,直上人间第一峰”的美誉。景区是拥有“神山、圣水、奇林、仙果”等盛誉的旅游胜地,也是满族的发祥地,在清代有“圣地”之誉。长白山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神圣领土,是中华十大名山。长白山在《山海经》称不咸山,北魏称徒太山,唐称太白山,辽金已有长白山之名。

长白山别名

长白山古称“不咸山”,也称“太白山”、“白头山”。

长白山原来叫什么名字

长白山的山名称谓,在她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几经苍桑,数易其名。

有历史记载以来,长白山第一个名称叫做不咸山。据东周末期地理史书《山海经·大荒北经》记载“东北海之外,......大荒之中有山,名日不或,有肃慎氏之国”。可见,早在距今2000多年以前,不咸山就已经闻名遐迩了。《晋书.四夷传》中称“肃慎氏,一名挹娄。在不咸山北。”《通典》中有:“挹娄即古肃慎,其国在不咸山北。”

不咸山是长白山最早的名称,这是历史、地理学家们的一致看法。但“不咸”二字的缘由何在却至

今难解,众说纷坛。有人认为,“不咸”出自蒙古族先世东胡语“不尔干”的转音,“不尔干即为神巫,尊长白山为有神之山;”也有人认为,蒙古乃出自东胡系,东胡之称人为山戎,与长白山中隔东夷的貊,史书记不咸山时往往与东夷的肃慎并提,何得东胡系之族称今长白山为不咸山?据此提出,不咸山的名称应与肃慎族的语言或东夷语有关。“不咸”可能是满语叫白罗聂·显乾”的音译省赂,意为“长白”。

清朝时期对长白山的考察

汉、魏时期,长白山又有“盖马大山”之称。在《后汉书·东夷传》东沃沮条下曰:“东沃沮,在高句丽、盖马大山之东,东滨大海。”《三国志·东夷传》亦云:“东沃沮在高句丽、盖马大山之东,滨海而居:其地形东北狭,西南长,可千里。”上述史料中所指“东沃沮”系今图们江流域至朝鲜北境,为一东北至西南走向的狭长地带,其西南部与高句丽接,西部抵今长白山。而“盖马大山”则应指今长白山。据《吉林通志》卷十八记载:“长白山为汉西盖马县境之山,则魏志之盖马大山为长白山无疑。”当时的盖马县境应为今浑江市,临江镇一带。

南北朝时,长白山又有“徒太山”之称。据<<魏书·勿吉传>>记载“(勿吉)国南有徒太山,魏言太

林间宿营皇。”<<北史>>卷94,<<勿吉传>>亦载:“勿吉国南有徒太山者,华言太皇,俗甚敬畏之。”

<<新唐书·北狄传>>、<<隋书.革末革曷传>>均作徒太山,<<北史>>中所说的徒太山的“徒”字,据考证,系徒太山的“徒”字之误。

唐朝称长白山为太白山。据<<新唐书>>卷219<<黑水革末革曷传>>载:“粟末部居最南,抵太白山,亦曰徒太山,与高丽接。依

粟末水以居,水源于山,西北注它漏河。”粟末水即今松花江上游。<<嘉庆一统志>>卷六十七吉林山川混同条云:“今名松花江,源出长白山,北流汇嫩江、黑龙江等入海。即古粟末水也。”另据吉林山川长白条云:“古名不咸山,下名太白山,亦名白山。”

自辽、金时起,长白山之名开始普遍使用。据<<契丹国志>>卷二十七记载,“长白山在冷山东南千余里,盖白衣观音所居”。<<金史>>卷一百三十五记载:“黑水革末革曷居古肃慎地,有山曰白山,盖长白山......。”自此,长白山名世代相传,及至今日。

满语称长白山为果勒敏(长)珊延(白)阿林(山)。山名源于长白山的独特风貌。清光绪三十四年(1908年),奉吉勘界副委员刘建封在对长白山进行了实地勘查后,著成<<长白山江冈志略>>一书,其中描写长白山“崔巍磅礴,蜿蜒于亚细腻亚东北隅,为一绝大名山。......山上冬夏积雪,四时望之色白异常,故日长白。”在<<抚松县志>>中有七言绝句一首,谓之<<白山积雪>>:“惟有白山极壮观,层峦高耸日光寒。

OK,本文到此结束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

文章目录
    搜索